shehui

FE大股东易主,或回归技术导向

2024-06-26 10:12:41   懒熊体育

▲FE新任CEO Jeff Dodds

▲FE新任CEO Jeff Dodds

通过从华纳兄弟发现公司手中购买股份,美国电信公司Liberty Global将自己在FE电动方程式中的持股比例增至65%,正式成为FE新的大股东。双方打算在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后于 2024 年底前完成交易。

这次的投资由Liberty Global旗下的全球投资部门Liberty Global Ventures所负责,他们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超过75家公司和基金的投资组合,包括内容、技术和基础设施领域。而Liberty Global本身则是在宽带、移动通信等领域的头部企业,他们在2005年从F1的所有者自由媒体集团(Liberty Media)独立出来重组,因此尽管名字看似很像,但本次的投资与前者并没有关系。

FE在近两年发生了不小的调整,先是去年新任CEO Jeff Dodds的上任。随后,他们公布了第四代赛车的技术指标,将在2026/27赛季实行。相比现在的赛车,其性能可以说是成倍地提升,这对于观赏性显然是一个利好。最新的变动则是控制权的易主,专注内容业务的华纳被技术巨头Liberty Global所取代。这些变化背后释放出的信号,是FE可能要重新建立以技术为核心的路线了。

自从2014年9月在北京鸟巢起跑以来,FE即将迎来第一个10年,但就像它背后的电动车这个新兴的产业一样,FE自诞生以来就经历了诸多曲折和调整。和许多新出现的赛事IP一样,FE成为了前卫概念的集合体。它可以代表环保,并且在能源形式、碳排放量等数据上作出表率;它也可以代表新的娱乐形式,甚至一度影响到了竞技平衡,排位赛一对一和粉丝投票决定“boost”权限都是FE作出过的尝试,但效果有好有坏。随着时间推移,这种新概念的大融合逐渐走向迷失,多而不精意味着没有重点,FE始终没能找到稳定吸引观众的核心竞争力。

在疫情三年期间,FE的日子变得更加难过,奔驰、宝马和奥迪先后退出FE,这对赛事的品牌影响力是一个巨大打击。亏损更是车队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,这一点在大制造商以外的车队中更加明显。对于FE内部的各利益相关方来说,改变已经迫在眉睫。

新CEO Jeff Dodds的到来的确带来了不少改变。第四代赛车是Jeff经常谈到的一个重点。过去FE的观赏性经常被观众诟病,其原因除了赛制的尝试有些激进以外,赛车性能一直是制约观赏性的核心原因,在车重、空气动力学设计与燃油的方程式赛车接近的情况下,第三代FE赛车的动力最大仅有不到470匹马力,而F2赛车为620匹,F1则是大约1000匹。加上电池衰减带来的动力丢失,FE赛事只能缩短赛事时长,即便如此,在接近完赛时赛车的速度也会打折扣,这对观众来说无疑是减分项。但第四代FE赛车的马力将超过800匹,使用与F1类似的“光头胎”,在速度就是一切的赛车当中,这无疑将增加赛事的观赏性。

性能翻倍的赛车对于厂商是一个更大的考验,转速更高的电机、容量更大的电池,对于散热、电控等技术的要求也将成倍提升。这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舞台,无论是深度参与电动化转型的厂商还是以电动车技术起家的新品牌,新的指标意味着在极端环境下对电动车尖端技术的检验。

从这方面看,FE倒有了数十年前赛车比赛的影子,为了让汽车变得更快、更经济、更耐久,每支车队都会在技术上下功夫以寻求突破。在电动车的口碑依然充满争议的情况下,FE既是厂商证明、巩固自身技术的渠道,也会成为消费者验货的窗口。

FE大股东易主,或回归技术导向

在接下来的赛季中,FE 将进一步开放其技术细则,继续保持其在汽车领域的相关性。第四代的技术规则已经吸引了不少厂商,目前在FE当中的日产、捷豹和保时捷已经签署了Gen4的规则,阔别赛车十余年的Lola车队也宣布加入FE,而Jeff在接受The Race采访时提到,在他上任不到一年来,已经有几家厂商表达了兴趣,自从之前的厂商退出后,目前的12个席位仍然有一个空缺,Jeff表示,有兴趣的车队经济实力都非常雄厚。The Race在报道中表示,中国制造商比亚迪、吉利集团旗下的路特斯(Lotus)以及韩国品牌现代是FE潜在的沟通对象。

出海以及走运动性能的品牌路线,在近两年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品牌共同的方法论。今年4月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,2024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数为30.7万辆,其中比亚迪出口9.9万辆,占比近1/3。对于国产品牌来说,打造全球品牌仅靠薄利多销并不长久,想要建立口碑,他们需要一个舞台,以及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故事。

除了厂商出海的需求以外,FE本身与中国的联系也很深。目前的FE队伍中,由中国远景科技集团投资的Envision远景车队在去年拿下了车队总冠军,而由力盛体育管理的ERT车队也属于一支中资车队。

从赛事方面看,FE历史的首站比赛就在北京起跑,此后大多数时间,中国站也在FE的赛历中。今年也是电动方程式在疫情后首次回归中国,并且第一次来到上海。上海国际赛车场连续迎接F1以及FE两项顶级赛事。Jeff则在采访中表示,FE曾经考虑今年在外滩举办街道赛,但上赛设施的完备让他们放弃了这一想法。

之所以有这个想法,是因为街道赛也是FE在接下来要回归的重点,通过这种更复杂、更狭窄,以及离城市距离更近的赛道,他们希望能够打造FE自身的赛事特点,吸引更多人前来观赛,与城市经济形成联动,从而创造更可观的收入。当然在这背后,与当地政府的协调、前期规划和施工,以及街道赛的危险性,都是FE不得不面对的挑战,但决心变革的FE,也必须要迈出这一步。

综合多个方面来看,FE目前希望做出巨大的改变,也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——回归技术、回归比赛本身,在此基础上再思考曝光、品牌、营销等方面。而这样一份蓝图也吸引了玩家们留下与加入,但最为困难的依然是执行的部分,能否将改革执行到位,打造自己的IP特色,对于FE来说,是事关赛事品牌存亡的关键一步。

展开全文

猜你喜欢

相关内容

热点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