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ehui

关键词:战机、“中国心”、“第一人”!

2025-05-02 15:08:44   央视军事

技艺精湛到什么程度

才能被称为

航空发动机专用工装领域

极精细钢针研磨第一人?

今天,一起看能工巧匠

夏复山

在机器达不到的精度上

极致操作↓

6根钢针同时研磨后

精度均为0.001毫米

全国劳动模范夏复山

是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

钳工特级技师

钢针、研磨膏是他的“武器”

三尺钳工台是他的“战场”

关键词:战机、“中国心”、“第一人”!

他可以将6根钢针

在研磨板上同时研磨

一个直线往复

刚好磨掉0.0003毫米

夏复山说:

每一次授力

研磨掉微米级的余量

我都心中有数

关键词:战机、“中国心”、“第一人”!

30个来回

每次两只手的力度不能有丝毫偏差

否则6根钢针就会完全废掉

30秒后

6根尺寸、精度完全一致的钢针

研磨完成

它们精度均为0.001毫米

这些钢针有个专有名词

塞规

以插入的方式检测孔的大小

这就是航空发动机叶片气膜孔的

终极检具

关键词:战机、“中国心”、“第一人”!

航空发动机在工作时

上千件叶片在高温、高压、高转速的

环境中承受着巨大的

热负荷、气动负荷和离心负荷

叶片上密集的气膜孔

使叶片表面形成一层冷却气膜

有效隔绝了高温燃气

一旦钢针的精度

出现超过0.001毫米偏差

将会影响气膜孔尺寸大小

气膜孔出来的冷气就会覆盖不均

导致表面温度分布不匀

局部应力偏大

叶片就有断裂的风险

这对发动机和飞机的危害

可能是致命的

关键词:战机、“中国心”、“第一人”!

0.001毫米

是确保我国国产飞机发动机

性能稳定的标尺

是迄今为止

机械研磨仍无法完成的精度

更是极少数航空大国

才能达到的精度

24岁时他解决了

“太行”发动机研制中的难题

我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

“太行”发动机研制过程中

气膜孔精度检测的难题

是研制进程的“绊脚石”

而高精度塞规

是进行气膜孔精度检测的关键

塞规研制的难题

摆在了当时24岁的夏复山面前

关键词:战机、“中国心”、“第一人”!

夏复山回忆:

“当时我接到这个任务

没有经验可以借鉴

我采取了很多钳工的加工方法

试了近百根钢针

……”

关键词:战机、“中国心”、“第一人”!

反复试验、百次试错后

夏复山找出了

最简易、成本最低研磨塞规的方法

最终将精度锁定在0.001毫米

助力“太行”发动机研制进程

他也成长为

航空发动机专用工装领域

手工研磨极精细钢针第一人

关键词:战机、“中国心”、“第一人”!

如今

“太行”发动机已成为

国产战机的核心动力

而夏复山的钢针仍在迭代

关键词:战机、“中国心”、“第一人”!

“我们有能力、有信心

为战机装上更强劲的‘中国心’”

随着战机及航空发动机

更新换代

叶片上的气膜孔

越来越小、越来越密

一件叶片上气膜孔多达数百个

对塞规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

关键词:战机、“中国心”、“第一人”!

在车间里

夏复山常与金属“对话”

他说:“最好的工具是手感

将不同尺寸的块规放在手中

感知其间细微的区别

仅凭手感

夏复山就能区分两块

厚度仅相差0.01毫米的块规

关键词:战机、“中国心”、“第一人”!

通过言传身教

夏复山还将手艺和匠心

传授给更多年轻人

他带出的徒弟也成为一线骨干

“随着我国发动机制造技术提升

也许有一天不需要这根钢针了

我们将面临新的

更难的、更严峻的挑战

我和我的班组

有能力、有信心完成好挑战

为中国战机

装上更加强劲有力的‘中国心’

展开全文

猜你喜欢

相关内容

热点新闻